Q泌乳機轉:乳汁生成三階段
- 第一期(孕中期16–22週至產後第2天):開始分泌初乳。
- 第二期(產後第3~8天):乳汁快速增多;餵得越多,分泌越多。
- 第三期(產後第9天至退化期):乳腺進入供需平衡、自我調節。
- 退化期:最後哺乳後約40天,乳汁減少,鈉濃度上升。
Q寶寶正確含乳的姿勢
Q親哺節奏:多久餵、餵多久
- 須根據寶寶需求與乳房狀況彈性調整。
- 無固定時間,但初期可2–3小時一次,觀察寶寶吸吮與滿足情形。
Q寶寶吃到足夠奶量的表徵
- 尿布:出生第一週逐日增加尿濕次數,一週後穩定6-8次/天。
- 大便:由墨綠→深褐→黃色,表示奶量逐漸充足。
- 體重:
- 2週內回到出生體重。
- 頭6個月每月增重 ≥500g,或每週 ≥125g。
Q排乳節奏:多久擠、擠多久
- 可依乳房漲奶程度與哺乳次數調整。
- 若寶寶無法有效吸吮,需定時排乳避免脹奶。
Q夜間可以不擠乳嗎?
- 如乳房無漲奶不適,可不擠。
- 但需觀察整體乳汁供應與乳房舒適度。
Q哺乳期飲食該怎麼吃?
Q手擠乳 vs 電動擠乳器
- 手擠乳:不需設備,經濟實惠,但需學習正確技巧。
- 電動擠乳器:省力快速,適合工作或需頻繁排乳者。
Q奶水不足:常見問題與處理
- 常見原因:哺乳頻率不夠、壓力過大、缺乏信心、姿勢不正確。
- 解決方法:增加哺乳次數、確保有效吸吮、充分休息、放鬆心情。
Q乳暈水腫處理方法
Q脹奶、硬塊處理方法
- 依寶寶需求補餵
- 餵奶或擠奶前以指腹於硬塊環狀按摩
- 餵奶或擠奶前冷敷硬塊處
- 無法親自哺餵時,至少2-3小時手擠乳1次
Q乳頭疼痛與乳頭皸裂原因
- 抱嬰兒與含乳姿勢不正確。
- 乳頭局部過度清潔或使用藥物
- 強行將嬰兒抱離開乳房
- 嬰兒咬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