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水腎臨床護理照護經驗分享
陳小弟在診所出生,出生時超音波檢查就發現左側有『水腎』情形,醫師建議安排到大醫院做詳細檢查。入住璽悅後:現場護理師小姐姐特別仔細、細心觀察與照護寶寶,並使用AI人工智能輔助系統24小時監測寶寶-體溫、心跳、呼吸的變化,入住第九天發現尿布有異味且體溫偏高,疑似有尿路感染的情形,當天立即通知媽媽並協助轉診就醫,經醫師評估,建議收住院進行治療並安排進一步相關病理檢查,後續確認診斷:先天性結構問題導致逆行性尿路感染,媽媽對護理師小姐姐第一時間妥善的照護與處理表示非常感謝,寶寶經治療後,也健康出院返回機構,護理師小姐姐都非常開心弟弟重新回到姐姐們溫暖的懷抱。
而什麼是水腎?
水腎故名思義就是腎有積水的情形,是最常見的先天腎臟異常,若腎臟製造尿液因積在腎內無法排出,使腎盂或集尿系統擴大,就稱水腎。
腎臟的結構
腎臟有實心及空心兩部份。實心的部份稱為皮質部份,是腎小球及小管構成的,主要功能是從血管中分離出代謝產生的廢棄物,也就是產生尿液。空心的部份稱為腎盂,是尿液的集中的地方,由此進入輸尿管,再在膀胱暫存,最後排出體外。
造成水腎的原因
- 輸尿管阻塞:此為造成水腎最常見的原因,因先天發育問題導致,像是腎盂輸尿管或膀胱輸尿管交接處阻塞,使尿液積留於腎內,就可能會水腎。
- 膀胱輸尿管逆流:此原因需要執行膀胱輸尿管逆流攝影(VCUG)檢查。
- 泌尿道感染發炎導致暫時輸尿管功能不良:因功能不良而導致尿路逆流造成腎積水,此因素也會造成水腎,但其程度通常比阻塞來得輕。治療完畢水腎情形也會改善復原。
診斷水腎的方式
先天結構性所造成的水腎是沒有症狀的,通常是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的。若是因為感染問題所導致的水腎,可以藉由安排檢查發現像是膀胱輸尿道攝影。
水腎症狀及平日照顧:
一般來說大多數病人是沒有明顯症狀的,直到嚴重時才會以胃腸不適、腹痛、血尿以及尿道感染發燒等症狀來呈現。
平日照顧上與一般新生兒照顧一樣,不需要限制水分,只要留意孩子若有不明原因發燒、精神活動力變差、食慾下降,則須驗尿留意是否有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而藥物目前並無法改善先天結構發育的問題,只能定期長時間追蹤,而在出現合併症,像是膀胱輸尿管逆流,這時才需要給予抗生素,預防長期的感染情形。
水腎的治療
一般來說先天性結構所造成的水腎大多是暫時且可逆性的,有時候可能在出生前就會恢復原樣,有的則是追蹤至一歲以前即消失。如果水腎仍然持續存在,就需要作進一步的評估檢查。
- 輕度至中度水腎:定期接受腎臟超音波檢查,追蹤水腎的變化及腎臟發育的情形,以預防腎臟功能因發展受限而損傷。
- 中度以上的水腎:則需建議以超音波或核子醫學掃描(DTPA)每三至六個月追蹤檢查一次,視需要考慮外科手術處理。
水腎的手術預後照護
手術常見的後遺症包括腎盂輸尿管縫合滲漏、腎盂輸尿管縫合狹窄、出血、術後泌尿道感染、傷口疼痛。
- 傷口保持乾燥:傷口不碰水,可以擦澡或使用防水保護用品,以避免感染。
- 避免尿路感染
- 清潔:清潔大小便予由前往後擦拭,禁反覆來回擦拭而感染,因反覆的細菌感染也可能會破壞腎臟功能。
- 乾爽:加強更換尿布予保持臀部乾爽,避免因包尿布悶熱導致細菌滋生而感染。
護理師小姐姐溫馨的小叮嚀:
水腎是最常見的先天性腎臟異常,若在新生兒超音波檢查出有此現象,不管是藥物或是需要手術治療都一定要配合醫師尋找原因,妥善給予完善的治療並進行後續處理與追蹤,即使在新生兒時期,後續也是有不錯的預後復原狀況喔!當寶貝完成治療返家也不要因為沒有症狀就擅自停藥而發生術後併發症或感染情形,一定要聽從醫師指示用藥或是回診追蹤檢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