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自然產的徐媽咪,孕期與生產無任何異常情形,欣喜期待地入住本中心約一週,安靜休養並在護理師小姐姐的帶領下慢慢熟悉新生寶寶的照護並且越來越得心應手。媽咪在入住第七天突然惡露增多,一小時內就滲濕1整片衛生棉,護理師小姐姐立即入房關心,並協助身體評估、量測生命徵象,媽咪雖表示無任何不適且測量生命徵象數值也在正常範圍,但~護理師當下立即依經驗判斷『建議媽咪提前回診就醫,評估子宮復原情形』媽媽同意的當下!!突然出血不止,開始有四肢冰冷及發抖情形,護理師立即呼叫救護車並由護理長陪同至醫學中心急診就醫。檢查後初判為胎盤組織殘留所致的出血,醫師立即執行子宮內刮除手術、給予藥物與輸血治療,因即時發現與積極治療,媽咪住院觀察三天後,身體恢復健康,順利出院重新返回中心,繼續回到她最信任並感謝的-專業細心護理師小姐姐們的懷抱,可愛的媽咪最終~學會照顧寶寶與疼愛自己,順利圓滿的坐完月子,媽咪與寶貝平安健康的出住返家。
產後出血危險嗎?
在台灣造成產後婦女最多死亡數,就是產後大出血;而在全世界大約有1/4的產婦死亡,皆為產後出血所造成的,產後死亡的併發症僅次於血液栓塞及妊娠毒血症。
產後出血的定義與臨床表徵
- 自然產,於生產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
- 剖腹生產出血量超過1000ml以上。
- 在產後6周內有陰道大量出血。
臨床表徵常見,如:面色蒼白、胸悶、四肢無力、心悸、出汗、煩躁不安、意
識混亂、暈厥、低血容積症狀 (低血壓/心悸/少尿/血氧<95%)。
產後出血的分類
- 早期產後出血: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總出血量自然生產大於 500 ml,剖腹產大於1000毫升。以胎盤娩出後,產後1至2小時內的出血發生最多、最常見。
- 晚期產後出血:又稱延遲性出血,指發生在胎兒娩出後24小時後至6週之內的任何時間的出血。
產後大出血的四大因素 4Ts(此縮寫可以幫助我們容易記憶):
- 宮縮乏力Tone: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為產後出血總量的70%-80%。而造成宮縮乏力的因素包括:生產時間過長、子宮過度膨大、巨嬰、多胞胎懷孕、羊水過多、胎盤剝離出血、麻醉藥物影響、產程過長使子宮肌肉乏力、急產、催生藥物刺激、羊膜絨毛膜炎、前胎有子宮收縮無力病史。
- 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Tissue:生完之後,胎盤未完全排出導致組織沾黏在子宮腔,此情形會影響子宮的收縮。後續的剝離不完全,很容易造成遲發性的產後大出血。
- 產道裂傷或子宮破裂Trauma:產道裂傷包括陰道裂傷(最常見)、子宮頸或子宮下段裂傷;若是子宮破裂則是最嚴重的,通常跟不當的腹部加壓助產有關。最常見的情況包括子宮頸未開全而強行陰道接生、急產。
- 凝血功能障礙Thrombin:可能是先天性凝血病變,例如:先天性血小板過少症,或是產婦有子癇前症、羊水栓塞、胎盤剝離、敗血症等,容易有凝血病變而產生凝血問題。可能剛開始出血量不多,沒去在意,結果出血越來越多,凝血不止就大出血了!
醫療處置目標
- 止血:依出血原因處理。
- 維持循環:維持血量的供給,以避免發生貧血及低血容積休克。
- 預防感染。
產後大出血相關護理照護措施
- 自然娩出的產婦可協助按摩子宮,以促進子宮收縮。
- 按醫囑給予子宮收縮劑。
- 持續監測產婦的血壓、脈博、呼吸..等,生命徵象。
- 監測惡露的量、顏色、氣味(通常一塊產墊相當於60 ~ 100 c.c的量。若在15分鐘內一塊產墊全濕或在1小時內2塊或更多的產墊全濕透,表示為產後出血。
- 予產婦平躺、頭部放低的姿勢,避免有休克情形發生。
- 必要時,給予產婦氧氣吸入。
- 準備靜脈管路,提供輸血途徑,可先注射生理食鹽水或含乳酸之林格氏液。
- 出院後仍依醫囑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 給予安靜之環境休養。
- 給予心理支持及衛教。
金山館長美娟護理長的溫馨小叮嚀:
近二十年來產後出血的比例逐年提升,最主要引起的原因還是:產後子宮的收縮無力。想預防產後出血,可在產前做好血液凝血功能檢查,並在生產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失血量與胎盤娩出的完整性,以降低產後大出血的風險。另外~產後最重要的預防作法就是『儘早哺餵母乳及自然產的媽咪可以再加強子宮環狀按摩』增強子宮收縮進而減少陰道出血量。生產就是一個風險,任何人都無法預知生產的狀況,溫馨提醒媽咪們,生產後須好好依照醫師指示照顧自己,中心的護理師小姐姐們都擁有非常豐富的產後照護經驗,入住期間隨時提供最專業細心溫暖的護理照護,當身體評估有任何異常狀況時,皆會立刻提供最專業細心即時的處理,讓媽咪來到璽悅~必定可以安心休養喔!!